二. 金融超市与电子商务 阿里的基金超市可以视为其进军金融超市的先声,符合阿里一贯“做平台”的风格:阿里搭台,商家唱戏。而在平台方面,阿里想复制的无疑是淘宝集市、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的成功。 回头看电子商务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其初衷极为简单,那就是让用户足不出户、点击鼠标就能买到想要的商品。这一简单动机所引发的深远影响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首先,线上购物涉及到远程支付、交易安全等一系列独特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支付宝、担保支付等新型的支付技术与手段; 其次,诚信经营引发评价、退货等机制的设计,提升了消费者的地位,使得买家与卖家的地位日益平等,甚至引发“消费者主权”的概念; 第三,买家与卖家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交货周期成为用户购物体验的瓶颈,问题的解决则激活了快递产业; 第四,淘宝早期的免费策略显著降低了渠道成本,大量中小商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极度活跃,为海量用户带来了丰富、便宜的选择; 第五,用户选择权的增加,为用户介入后端制造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流程提供了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由制造商所垄断的“生产权力”被用户分享,电子商务较之传统商务体现出更加明显的“民主”特质。 表面上看,这些成功经验应当可以顺利植入网上金融超市,如同普通商品的电子商务一样,由于产品数量众多、便于比较,用户较易在不同的产品中进行选择,从而引发聚集效应:好产品迅速走红,其它产品必须迅速进行调整以便与之竞争。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产品结构、服务质量和营销策略的改善,用户在此过程中将获得更好的收益和更高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