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数据中国 首页 热点综合 热点科技 查看内容
面对数据灾难 你为业务连续性做好了准备了吗?
2013-10-9 23:55 |来自: 比特网| 查看: 1140| 评论: 0
        随着IT设备的发展,IT系统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这些信息系统又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的威胁,如设备故障、网络故障和各种自然灾害。 因此,数据保护已经成为所有计算机系统必须考虑的一部分,特别是金融、电信、能源等对业务、数据保护非常敏感的行业更应该建立一整套体系完整的灾难恢复系 统。
  因此,目前不少企业对关键业务都建设了容灾系统,同时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但企业目前的系统则仍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 风险,包括内部的或外部的,可预知的或不可预知的,对企业服务质量依旧造成隐患和威胁。为此,需要时刻从关注企业感知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应急保障体系、 不断提升应急处理速度及不断加强应急手段的建设。
  对于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需要建立系统的应急风险预防、应急响应机制和恢复措施。在突发事件时,在特定的时间(RTO)要求内,这套机制能够全部或部分恢复关键业务功能,尤其是实现对企业感知密切相关、受理量较大的业务的重点保障。
   天玑科技在IT服务领域发展多年,在容灾建设、灾备恢复、业务连续性管理领域有着经验的丰富。为了更好的达成应急保障体系管理,确保应急保障体系中各系 统能在关键时候实现生产系统业务保障,天玑科技建立了一套用于管理及控制容灾切换的管理平台,以充分发挥应急容灾保障体系作用,提高业务连续运行能力、减 少运维风险。
  众所周知,容灾切换涉及业务范围广、管理复杂;而天玑科技建立的容灾管理平台具有功能完善、使用简单的特点,具备切换管理、版本 管理、数据管理、演练管理、监控管理、公告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可支撑整个容灾切换平台,从而确保在灾难发生的关键时刻,容灾系统能够发挥其强大的作 用。
  切换管理:具有一键切换功能,将所有切换步骤和操作直接通过界面来执行,并可对容灾的生产和容灾端的参数进行配置;同时,切换步骤及切换 指令自动执行,可对切换过程中出错的部分进行修复操作,从而大大加强了容灾切换的成功率。流程动态的灵活配置,可满足复杂的流程需求,支持复杂的任务关 系。用户可通过以上的切换管理功能实现容灾切换管理的界面化、流程化及自动化的需求。
  版本管理:对容灾关系中的生产端和容灾端软件的版本注册、版本一致性检查、版本更新控制、版本发布管理、版本更新等内容进行检查、监控,记录生产系统与应急保障体系软件配置文件和运行环境参数的差异,对版本差异进行告警发送,提醒IT维护人员及时进行关注并处理。
  数据管理:完成生产系统与容灾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审查功能,包括稽核配置管理、数据采集管理、数据比对管理、数据同步管理。
  演练管理:演练计划管理负责规划应急及容灾演练计划,按计划进行系统切换和系统回切的操作,验证应急保障体系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主要包括:演练范围、演练内容、演练目标、演练时间和进度安排、演练参与人员等。
  监控管理:通过与网管系统建立接口,收集网管系统数据实现实时监控应急保障体系的关键软硬件是否处于健康状态,建立故障告警机制,保证应急保障体系的可用性。
  公告管理:对外发布公告,实现部分及全部公告的自动发布,包括客服系统、电子渠道系统以及实体渠道系统等。公告发布的内容包括系统切换原因,预计恢复时间,对用户的解释口径等。
  系统管理:主要包括日志管理、统计管理、权限管理。
  日志管理是用来在应急保障体系的切换、回切过程中,实现实时的切换显示、回切过程、后台程序的运行结果、运行状态、输出内容等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统计管理是对于应急保障管理平台实现软件一致性、数据的一致性管理、切换及回切的过程、系统管理、系统公告等相关数据报表进行有效性的分析。
  权限管理:根据应急保障体系组织架构,对不同人员角色创建不同账号,并赋予不同权限,严格控制越权问题的出现。
   由以上七个功能所构建的容灾切换管理平台,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管理和使用,而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户的备份容灾系统的一体化管理难题,帮助用户将全部的精力 去进行备份容灾和核心管理的管控,而不需在如何进行备份容灾的具体功能的操作花费过多精力。通过其广泛而灵活的扩展性,这套平台更能给用户带来更大的应用 价值,从而使用户可以从容地建设灵活的IT系统。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投资巨大的容灾系统,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才是物有所值。天玑科技的容灾管理平台,将在关键时刻保障用户的业务系统快速恢复正常使用。
免责声明: 除非特别声明,文章均为投稿或网络转载,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大数据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大数据中国微信

QQ   

版权所有: Discuz! © 2001-2013 大数据.

GMT+8, 2024-11-26 17:27 , Processed in 0.121400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