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数据中国 首页 数据安全 查看内容
当大数据隐私泄露,谁是原罪?
2019-6-7 22:49 | 查看: 6107| 评论: 0

隐私就像信任和安全一样。当你拥有的时候,你不会觉得什么,但当你失去了,就会感到不安和恐慌。自从Facebook与Cambridge Analytica共同打开了数据泄露的“潘多拉魔盒”,全球至今都没走出这一阴霾。更可怕的是,这股阴霾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现在,一切都在威胁着个人隐私:涉及身份信息、电话号码、家庭地址,扩展到网络账号和密码、银行账号和密码、购物记录、出行记录的网络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已经形成了“源头—中间商—非法使用人员”的黑色产业链。不仅如此,各类网络软件厂商的员工,都可以随意“合法”地获取用户的所有信息。

数据泄露掀开冰山一角,中心化是罪魁祸首?

近日,华住酒店集团旗下10余个品牌酒店共140G、近5亿条数据公开在“暗网”售卖,标价为8个比特币,这些数据包括注册信息、身份登记信息和开放记录。

如此一家大型连锁酒店集团,掌握巨量的用户隐私数据,竟然缺乏最基本的数据保护常识和措施,舆论哗然。当然,这只是全球众多数据泄露案件的冰山一角。

2016年12月,京东被曝有多达12G的用户数据外泄;2017年3月京东员工与黑客协作再次导致用户信息泄露;

2017年1月名为“DoubleFlag”的知名暗网供应商出售窃取自多家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据,8亿4560余万用户数据价格仅为0.4457比特币;

2017年10月,南非遭遇史上最大规模数据泄露,3000多万客户信息被公开;

2017年11月Uber主动公开去年曾向黑客支付10万美元封口费以隐瞒5700万账户数据泄露事件;

2018年6月Acfun发布公告称遭遇黑客攻击,近千万条用户数据外泄……

根据贩卖者在“暗网”上的信息,这批数据的出售交易不接受任何国家发行的货币,只接受比特币和门罗币。显然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降低被监控的风险,因为追查虚拟货币的难度极大,这也是虚拟货币标榜的“去中心化”的优势,但现在看来并不全是好事。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依然是区块链领域争论的焦点在于,一旦存在中心化的机构,那么就可能存在“证明的死循环”,即谁来证明它的证明是公正的。这中间如果出现造假、舞弊、操作失误等,都会让事情变得无法挽回,这是中心化的“原罪”。而区块链技术的目的就是去中心化,它的信任系统完全不依赖于任何机构,甚至不依赖人类,而是完全交给机器。

免责声明: 除非特别声明,文章均为投稿或网络转载,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大数据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大数据中国微信

QQ   

版权所有: Discuz! © 2001-2013 大数据.

GMT+8, 2025-1-2 22:09 , Processed in 0.063213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