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数据中国 首页 大数据技术 查看内容
大数据时代 PI系统构筑电力行业新型实时数据采集平台
2013-10-16 02:17 |来自: 北极星电力网| 查看: 1771| 评论: 0
           
 大数据时代正逐步到来,遗憾的是很多企业还没做好准备,很多领域还亟待觉醒。“数据海量、信息缺乏”是相当多企业在数据大集中之后面临的尴尬问题。
  在电力行业,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电网运行产生的海量信息呈指数级增长。采集点越来越多,常规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数十万点,而配用电、数据中心将达到百万甚至千万级。
  电力大数据分析迫在眉睫
   当前,电网业务数据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电力企业生产数据,如发电量、电压稳定性等方面的数据;二是电力企业运营数据,如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方 面的数据;三是电力企业管理数据,如ERP、一体化平台、协同办公等方面的数据。大数据的“量类时”特性,已在海量、实时的电网业务数据中进一步凸显,电 力大数据分析迫在眉睫。
  如能充分利用这些基于电网实际的数据,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便可以提供大量的高附加值服务。这些增值服务将有利于电网安 全检测与控制(包括大灾难预警与处理、供电与电力调度决策支持和更准确的用电量预测),客户用电行为分析与客户细分,电力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等等,实现更 科学的需求侧管理。这些实时数据以及沉淀的历史数据是电网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的基础。
  现有实时数据库的缺陷
  目前这些数据大多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随着智能化的不断提升,电力行业对数据库处理能力、存储空间、查询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实时数据库就是专门设计用来处理海量实时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针对海量、实时高频采集数据具有非常高的存储速度、查询检索效率以及数据压缩比。通常情况下,其每秒处理能力可达数十万事件,压缩比可达30:1。
  虽然相比于关系型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的优点显而易见,但是现有的时数据库产品存在诸多问题:不支持跨平台应用、难以满足信息安全要求、数据压缩算法单一、处理能力有限、不支持质量码存储、不支持多线程二次开发及价格昂贵、技术服务能力弱等。
  PI实时数据采集平台的优势
  傲时软件的PI系统实时数据采集平台在经过30年的发展后,广泛吸取各行业实际应用经验,逐渐弥补了以上缺陷。傲时软件大中华区总经理薛志勇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于传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平台,PI系统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支持以可视化方式呈现设施数据和操作变量,以便了解和跟踪实验室环境;
  提高了可信度,同时减少了实施能源优化项目所需的时间;
  提供了一个非侵入性环境,可以安全地从生产系统中提取数据以执行独立的分析、报告和可视化操作;
  提供了协作环境,允许访问此前不可用的孤立数据;
  长期存储数据并且保持其原有的精确度,以便每年进行“高清晰度”比较和分析。
  PI 系统应用广泛 电力行业是主导
   PI 系统以数据原形的方式长期在线储存工厂所有的生产数据,并满足快速、高效地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和显示的要求。由于其功能卓越、性能可靠,在国内外电厂信息 化建设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力行业实时/历史数据库产品应用中占据了领导性的地位。据薛志勇介绍,目前PI系统已经在国网、南网有所应用,而且日前, 傲时软件和Cisco共同赞助了南网一项前瞻性的研究,与华能国际、国华等也都有合作。
  PI系统提供直观显示企业生产过程的虚拟窗口。基于可 靠的生产信息,管理者可以监控整个企业的运转。PI 实时地获取各个实际数据源的原始生产数据,用户通过一组用户可配置的报表,从分布在整个企业的桌面计算机上,可看到当前和历史的生产运行状况。这些有价值 的信息也可按其原有的精度在线存储数年以备将来使用,使用户随时了解每个单元、每台设备以及整个企业不同层面的运作状况。
  PI系统具有强大的 实时数据采集功能,可实时地采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原始数据,并通过系统提供的用户可配置报表、分析工具和Web 软件工具等,在遍布企业或管理部门的台式计算机、便携式电脑或移动PDA 上,实时显示当前和历史的运行状况。对于运行管理有价值的数据信息,PI 系统可为其提供在线存储达数十年,并随时随地(每周7 天、每天24 小时)连续不断地为运行单元级、成套设施级、整个企业或管理机构级,提供实时数据与信息支持。
  作为企业及管理机构实时信息架构的核心部分,它 帮助将实时数据转化为运行管理决策的关键信息,使其成为业务系统中整合的重要信息。目前,众多管理机构、组织或企业,包括世界500 强到中型规模企业,将该实时信息管理模式应用到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后,而取得了持续的巨大成功。
免责声明: 除非特别声明,文章均为投稿或网络转载,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大数据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大数据中国微信

QQ   

版权所有: Discuz! © 2001-2013 大数据.

GMT+8, 2024-11-25 05:56 , Processed in 0.048087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