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未来将稳定高速增长
2019-10-12 22:11 |
查看: 1118|
评论: 0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人类社会已经飞速进入大数据时代。我国大数据的应用情况如何?备受关注的数据安全问题如何保障?相关产业未来前景与趋势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魏际刚。 大数据应用已渗透至各行各业 记者:我国现在大数据服务经济的应用情况如何? 魏际刚: 大数据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产要素与特殊资产,无论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还是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无论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繁荣商贸流通,还是宏观调控、解决民生问题、扶贫开发、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大数据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造着重要的价值。 大数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各行各业、生产生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政治军事等方方面面,渗透到各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与大家日常生活和消费关系密切的大数据应用包括:商品大数据、零售大数据、交通大数据、物流大数据、通信大数据、安防大数据、健康大数据、教育大数据、文化大数据、旅游大数据、金融大数据、气候大数据等。 不仅生活消费大数据被广泛挖掘,生产大数据越来越被重视。研发大数据、工艺大数据、制造大数据、营销大数据、物联网大数据、农业大数据、工业大数据、企业服务大数据等,正加速生产领域的数字化、智慧化、服务化、精益化步伐,推动农业、工业、流通、消费的转型升级,让生产、流通、消费实现更快更好的连接与对接。 此外,大数据还是一切人工智能的基础。当下中国正在阔步迈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算法三大因素,其中云计算是前提,大数据是燃料和基础,算法是灵魂,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靠海量的大数据驱动,“无数据不智能”。人工智能的崛起为大数据服务经济拓展了极为丰富的应用场景。 确保大数据安全需从多维入手 记者:在大数据的应用方面,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问题一直受社会高度关注,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规范? 魏际刚: 随着大数据的价值凸显、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大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问题变得十分重要。小到个人稳私,中到企业安全、行业安全,大到国家安全。数据频繁流动会带来安全风险,大数据因其蕴藏的巨大价值和集中化的存储管理模式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针对大数据的勒索攻击和数据泄露问题日趋严重。全球大数据安全事件已呈频发态势。仅以金融大数据安全为例,目前暴露出窃取通讯录、借贷用户数据被随意贩卖、以电话与短信进行营销等多种不安全行为。 安全问题成为影响大数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为确保大数据安全,政府需要从理念、监管、技术、行业、企业等多维入手,综合施策。理念层面,要树立大安全观,把大数据安全纳入国家总体安全战略;管理层面,从中央到地方要构建起强有力的监管体系,完善大数据法律法规与政策;技术层面,设计建构更加完善的大数据安全保护体系;行业与企业层面,加强行业自律,明确数据应用规范与数据安全边界等。 大数据应用企业发展水平良莠不齐 记者: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也催生了一批整合、处理大数据的企业,这个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 魏际刚: 大数据产业处于高速增长的初级阶段,目前大致有四类典型的大数据企业:传统ICT企业内生的大数据公司、脱胎于传统实体行业的大数据公司、传统咨询或信息服务公司转型升级为大数据公司、新兴大数据公司等。 但是,现在各类企业发展水平不一、良莠不齐。ICT企业大数据技术水平近些年迅速提升,开发上线了一些开源的大数据项目,并着力向实体行业渗透;传统实体企业在实践中进行了升级,成长出面对本行业的数据服务公司;传统咨询机构、信息服务公司基于行业知识、研究积累,从原有服务模式向新的数据服务领域进军;新兴的数据服务公司敢想敢做,创新性强,但面临的风险不小。 目前,这个行业还正吸引着大量主体进入,盲目跟风情况不容忽视。人才缺口、数据可靠与安全、基础数据源共享、模式互通、数据流通规则等问题若能有效解决,将有助于更好促进行业发展。 大数据开发利用将成为未来竞争焦点 记者:对未来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何预期? 魏际刚: 初步预见有八大趋势。一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产业会呈现稳定高速增长态势,企业应用数据意愿会不断增强,大数据应用能力会不断提高,企业对大数据领域的投入会不断增加。 二是形成比较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构建起从大数据来源、大数据技术提供商、大数据产品开发商、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大数据交易平台、大数据消费者等产业生态体系。 三是大数据与行业、地区、国家融合程度会不断加深,各行各业各地各部门积累了体量巨大、类型繁多、来源多样的数据资源,大数据应用需求活跃,大数据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大数据开发利用会成为未来竞争的战略焦点之一。 四是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推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铁路、公路、机场、码头、仓库、水利等传统物理基础设施,更需要数字化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公共平台等会得到重视并加快建设。 五是未来大数据业务环境将更加开放,业务生态将更加复杂,参与数据处理的角色更多元,系统、业务、组织边界将进一步模糊,数据的产生、流动、处理等过程比以往更加丰富多样。 六是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助力智能农业、智能建筑、智能制造、智能能源、智能(交通、物流、零售、金融、文化、教育、医疗、旅游等)服务以及产业互联网、产业智联网等发展。 七是大数据安全保障会得到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防护与保障体系建设会显著增强。 八是大数据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完善,政府对大数据的治理能力、监管能力明显改善,大数据产业将会纳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
免责声明:
除非特别声明,文章均为投稿或网络转载,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大数据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