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的决策绕不开得与失、确定与风险(小风险小得失和大风险大得失)、我与他(我的得失和他的得失)三个关键问题。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关于个体为自我决策时如何权衡得与失、确定与风险的心理与行为研究较多(例如,诺贝尔奖得主Kahneman等提出的期望理论、累积期望理论),而为他人决策(即人际决策)时如何权衡得与失、确定与风险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相对薄弱。 现实社会中56%的家庭决策、25%的消费决策均涉及人际决策事宜,40%的医疗决策、30%的投资理财、25%的保险购买均亦涉及为他人决策情形。《华尔街日报》报道,当下社会人们不仅投资于自己的未来,也投资于他人的未来。 2021年,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上的研究揭示,在不同得失、不同风险下人际决策者与个体决策者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四重模式。该研究通过三项研究比较了人际决策与个人决策差异:研究一采用行为实验法,比较了得失、风险(1%到99%)下个体自我决策与人际决策差异,发现了人际决策逆转的四重模式现象:小概率获益时(例如,A 5% +100元,95% +0元,B 100% +5元),个体为自己决策时倾向于风险寻求,而人际决策时倾向于风险规避;小概率损失时(例如,A 5% –100元,95% –0元,B 100% –5元),个体为自己决策时倾向于风险规避,而人际决策时倾向于风险寻求;大概率获益时(例如,A 95% +100元,5% +0元,B 100% +95元),个体为自己决策时倾向于风险规避,而人际决策时倾向于风险寻求;大概率损失时(例如,A 95% –100元,5% –0元,B 100% –95元),个体为自己决策时倾向于风险寻求,而人际决策时倾向于风险规避。研究二通过决策过程中情绪效价与唤醒度的测量,发现人际决策与自我决策之间存在情绪量级(情绪强度)和分布(情绪复杂度)上的差异,这驱动了上述决策行为差异。研究三通过设置高、低情绪唤醒的选项进一步表明,相对于自我决策,人际决策时更少受到情绪选项的支配。最后,通过对行为决策数据的建模分析表明,自我决策呈现出高估小概率事件、低估大概率事件的“倒S型”概率权重函数特点,而人际决策呈现出低估小概率事件、高估大概率事件的“正S型”概率权重函数特点。 现实启示:在涉及到“我的”投资时,人们会表现出高估小概率事件、低估大概率事件的“倒S型”偏差特点,而在涉及到“他的”投资时,人们会表现出低估小概率事件、高估大概率事件的“正S型”偏差特点,这似乎可以理解为何当下社会存在诸多的家庭决策冲突、委托人-代理人冲突、医患冲突等问题! 论文信息: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2210312100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