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数据中国 首页 行业资讯 大数据应用 查看内容
孙战平:大数据带来对客户的精准分析和营销
2014-1-16 03:10 |来自: 新浪财经| 查看: 2550| 评论: 0
图为中国银联互联网部总经理孙战平。(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图为中国银联互联网部总经理孙战平。(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1月15日,“2013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银联互联网部总经理孙战平。

以下是文字实录:

孙战平:非常感谢主持人,应该说对于主持人刚才谈到的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我觉得这是大家宣传出来的一个概念。因为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的看互联网金融所做的这一些事,实际上在我们以往都是有发生的。

包括我在几个演讲的会场中也讲,P2P,我们原来的民间借贷实际上有这种模型,当然它现在用了一种新的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把它提炼和提升。同样众筹,实际上与我们原来的银行贷款也是比较类似。但是,互联网金融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带来的实际上是一个思维的变化和操作方式的变化。像刚才主持人所讲的,像天弘基金带来余额宝,实际上它最主要的是什么呢?它就是利用了支付宝,它原来的现成的客户,另外用了一些传统的金融行业可能不能够去涉足的一些宣传的方式或者方法,通过一些巧妙的理念的整合,让很多人去感受到这个。

但是,实际上我们说这种类型的产品有没有呢?我们说原来工商银行和其他的很多银行都推出过类似的产品,只不过我们说银行有一个自然的想法,我自己现在是一个活期存款,我为什么要去给更高的一个基金的投资利率,基金都是一年期以上的利率,这相当于是一个左右博弈的过程。但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余额宝的出来以后,实际上我们看到业内的很多银行已经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和探索,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因为一些第三方,对金融行业一些传统的思维和金融理念起到了比较大的触动作用。

第二、大数据实际上带来是什么?实际上给我们带来是对客户的精准分析和营销,大数据给我们带来把原来一些垃圾的信息通过我们的分析和整合变成有效的信息。我们说互联网的企业,包括一些大的互联网的支付公司,它是三流合一,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合一,这样它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就比较大。而我们银行,或者其他的金融机构传统的信息可能资金流是完善的,信息流是一部分,物流可能没有,这样一种情况下,它的判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为不是非常的精准。如果引入到Web的一些信息,在取得个人客户或者企业客户的授权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数据的整合,那么它所产生的价值就是非常大的。

第三、在互联网上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什么,把大量的一些用互联网的技术,用移动的信息,将原来我们银行,或者我们的一些工作人员操作的业务,通过客户自有,自主发生,用它的碎片化操作降低了成本,实现了24小时运作,最典型的像原来我们到银行买理财产品什么的,都是要到柜台,根据银监会的要求买理财产品必须到柜台面签,但是现在在网上实名认证就可以,这样把我们原来对柜面开户的动作,这样很多的成本和时间效益,通过持卡人,或者个人客户,个人在线上的主动的发起,在线上自主的发起,把这个成本就极度的降低。

我们看到天弘一千多亿,但是平均到户均大概是4000多块钱,4000多块钱如果放在银行,如果都需要银行的工作人员去做,我想不管是于总,还是施总,利润贡献是非常低的。但是,用互联网的技术,客户自主发起,它大量的工作由客户来做了,只要搭建一个信息系统,搭建一个数据库就产生了长尾效应。这个行为实际上对我们金融机构带来的是什么?带来的是一个管理的变革,第二个就是带来创新的变革。我们原来很多认为我们不赚钱的客户,可能利用大数据,利用互联网,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利用客户主动发起的技术就可以变为赚钱的了。第二个就是这些客户的信息随着我们合众联合,可能越来越有益了。

第四、大数据的使用我们要注意两点。第一、这个数据是不是有可用性,我们很多的数据,包括像银行,还有业务公司这些数据还是非常有价值,因为它的身份证这些信息都是经过实名认证,非常好。这是第一个要可用。第二、如果我们有很多信息,但是这个信息唯一的索引码没有,你要做很多的跟踪和分析,这实际上是比较痛苦的。

我们为什么说CRM系统在金融业在银行运用的比较好,就是因为它有唯一的客户代码来做。但是,第二个我们做大数据的时候要注意风险,这个风险一个是大数据的可信性,第二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引导性的结果,包括我们建的一些数据模型也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这可能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的。而且现实过程中间,我相信在座的各个金融机构,也已经碰到过这种类似的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或者其他的技术而产生的一些风险。那么,我想就像今天第一场论坛所讲的,对于金融行业风险可控,风险可把握这一定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在数据可用,可信的基础上开展大数据的挖掘这个工作。谢谢!

免责声明: 除非特别声明,文章均为投稿或网络转载,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大数据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大数据中国微信

QQ   

版权所有: Discuz! © 2001-2013 大数据.

GMT+8, 2024-11-16 23:56 , Processed in 0.087079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