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忻透露,为了打通银企对接障碍,他们当时对上千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几乎跑遍了四大国有银行以外的所有银行,让他们接受信用贷款模式。最终他们利用在供应链上的优势,找到了破除银行与企业障碍的“新管道”:大数据,这是除却传统的抵质押物之外,一个新的通道。 通过这一通道,两个步骤开启破冰之旅,范晓忻总结道,“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企业信用信息,计算企业信用,联合金融机构为长期缺乏抵质押物的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融资;其次,通过大数据技术对风险进行量化管理,使风险可计算、可度量,帮助金融机构增强服务中小企业的信心。” 范晓忻认为,大数据信用能够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在于它突破了从财报、抵押资产和担保信息评价企业信用的传统思维,是从企业经营的明细数据中挖掘信用,从企业的行为模式中计算信用,打开人们认识信用的新天地,从而彻底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缺信息、缺信用的问题。 信念与坚守 金电联行逐渐成型的理念,范晓忻称之为,信用可计算和风险可量化。“我们在金融方面业务的两个方面,一个帮助中小企业,通过我们的计算建立信用,通过你的信用的情况,那么这个金融机构为它放信用贷款,或者是增信的贷款。第二,比如说金融机构,或者是准金融机构有大量的存量客户,现在风险在不断地累积,你不知道今年的情况,风险是多么大,不仅是互联网金融领域,传统金融现在也面临着极大风险的考验。那么我们能把每一个金融机构的客户风险完全量化。”范晓忻表示。 这样,金电联行的盈利模式也就水到渠成了,一来可以向提供融资服务的中小企业收取一定量的服务费,二来可以向需要贷后监管服务的银行收取一定的费用。 然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远比想象中复杂,直观地反映在业务层面。金电联行2007年创立,直到2010年才促成第一笔企业信用贷款。 范晓忻认为当时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大数据不是一天建成的,系统平台的研发、信用体系的建模以及数据的获取的过程是困难和辛苦的活,范晓忻和他的团队忍受寂寞,沉下心来,用了将近3年的时间,终于把大数据模型初步建成,此后逐渐完善。 另外,要打破金融机构的传统观念,让银行接受纯信用贷款也非常难。“因为,明清两代以来,中国都是抵质押的天下。当年是要房契,现在是要房本。在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信用体系、没有大量可披露的信息的情况下,对于金融机构来讲,让他彻底信任你,拿你的这个计算结果作为依据去给企业放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范晓忻表示。 尽管如此,在这三年里,范晓忻的信念从未产生动摇,他认为自己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方向没有错。 事情终于在2010年5月有了转折,吃了三年老本,几乎没有家底的金电联行迎来了第一单业务。 “那是一个1500万的贷款额度,经历了各种波折和困难。我们之前是开了200多个会,银行已经否了我30多个客户。”这样一单终于完成,辛苦地付出没有白费,这让范晓忻感到欣慰。 范晓忻看到了一丝曙光,他却以为这就是黎明。此后的半年,给他的打击远远超过之前3年的全部。 那段时间里,金电联行又是一单没成。尽管陆续上报了几个单子,总额超过亿元,但银行一个都没批。已经山穷水尽的范晓忻开始感到迷茫,甚至产生了动摇,怀疑眼前这条路能否走通。 “就像一场大雨把你从头浇到尾,给你浇透了。”这是范晓忻当时的感受。 当时,金电联行主要精力放在金融业务上,原来公司的软件年费收入已经不作为重点拓展内容。因此收入几乎没有,公司面临生存问题。 “当时我不理解啊,我觉得这多好的事,我的客户一个比一个好,这都是龙头,结果银行没有批我们,那段时间我们准备不干了。那是最大的一次波折,当时我认为这个事情不可复制,不是生意。”忆及最难时刻,范晓忻感慨道。 最痛苦的时候,范晓忻曾经和他的合伙人朱志伟一起喝酒,酣畅之余范晓忻向朱志伟提出了散伙:“咱俩别愚公移山了,面对现实吧。”这一提议得到了默认。 第二天一早,两个人一起到银行打算与老总道别,决定彻底放弃。没想到,那位老总的一番表态却让他出乎意料:“范总,不要放弃,都是我们没有把事情考虑得很完全。你一定要坚持,成功就在前头。” 后来,范晓忻对当时公司的业务进行了反思,“当时,包括银行跟我们做业务的一些人,都觉得这个事已经成了。但实际上银行很谨慎,他们希望看到最终的效果,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因为当时我们的贷后监管并没有上来,银行更希望能够实现电子化监管。这一块当时我们没有明确意识到,我们有这样的技术、手段,但是我们并没有完全利用上。” 银行老总的鼓励,让范晓忻率队的金电联行继续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让范晓忻和他的公司走到了今天,而且公司已经获得了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在内多家金融机构的高度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