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582|: 0

大数据助力环境改善,望雾霾早日离去

[复制链接]

187

主题

57

回帖

367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675
发表于 2017-4-21 14: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数据助力环境改善,望雾霾早日离去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男孩和女孩说我们背对背走100步,如果看不到了彼此就分手吧!他们刚走了几步就心有灵犀般的一起回头了,然而最后他们还是分手了。不是100步太远,而是雾霾你根本就伤不起。以前以为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橙色预警天气让我明白这是一个现实。
我国近几年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问题也变得日益凸显。曾有报道说我国有2.5亿居民的住宅靠近重点排污企业和交通干道,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但是相较于模糊的语言表述,直观的数据显然更具传播优势。比如,这些排污企业每日的排污量是否正常?污染中包含哪些有害物质?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有多大?这些都比一个大数字更“接地气”。而要给出这一类“数字背后的数字”,就必然要牵涉下一个传播度颇高的概念——“大数据”。
何为大数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对应不同的解释。在环境监测上,我们至少可以这样理解,它包括污染的严重程度、类型、交叉程度、分布区域、危害、所波及的人数等各种具体数据,以及基于数据之上的综合分析,它能为环境治理和环境信息公开找到一条更为便捷与高效的路径。
建立“大数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当前已处于传统环境风险与新型环境风险并存的时代,如果依然延续传统的治理模式,已很难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个治理需求。雾霾等现代型环境风险的出现,也自然为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不采用“大数据”分析,建立立体的治理框架和信息公开机制,环境危机的应对就难免力不从心和低效。
以治理雾霾为例,全国共建设了14个大气背景站,用以测算我国的大气本底数据,另外国家投资建设的标准站也已经遍布到每个地级市,国家针对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考核也是基于这些站点所监测出来的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真实环境的反映。然而,由于环境监测的局限性和所收集到的数据量的不足,导致监测与监管缺乏联动,因此导致了现阶段的治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APEC蓝”,当时政府通过大面积关停工厂企业、多地实施交通限行等措施,以超过300亿的经济损失换来了北京的蓝天。再比如去年山东市临沂市长被环保部约谈之后,重压之下,猛药治理大气污染,关停163家企业,近400家企业限期整改,导致6万多人失业,给当地带来另一层面的压力。
由上述案例可以明显看出,加快环境监管、监测的“大数据”步伐已是必行之路。只有充分的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并实行信息互通,让每个人都重视起来,才能有效的治理雾霾。
事实上,环境监测方面的“大数据”尝试已经开启了。这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家环保工程技术中心承建单位罗克佳华提出的“网格化监管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在现有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的基础上,大量应用成本较低的小型化、微型化监测仪器,构建覆盖范围更广、响应时间更短的监控系统,并采集更多的数据,凭借自有的大数据后台,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绘制出一张动态云图。可以直观清晰的了解污染物来源,排污口在哪里,何种污染物超标,污染物扩散趋势如何等等有效信息。从而让政府有针对性的对排污企业、工厂进行整改,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现象发生。
李克强总理曾在政府报告中强调,要像“向贫困宣战”一样“向污染宣战”。而“向污染宣战”,首先需要的就是“知己知彼”的了解环境信息,“大数据”正是其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希望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早一点呼吸到网格化监控下较为清新的空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大数据中国微信

QQ   

版权所有: Discuz! © 2001-2013 大数据.

GMT+8, 2025-1-9 03:45 , Processed in 0.129422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