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801|: 0

郭敬明,中国电影的第一个产品经理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2

回帖

52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8
发表于 2014-8-18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秀场】郭敬明,中国电影的第一个产品经理1
【秀场】郭敬明,中国电影的第一个产品经理
  《小时代》诞生中国电影“网生代”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丨北京报道
  《小时代1》和《小时代2》推出后,虽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但是存在许多负面的口碑,导演郭敬明问出品人、乐视影业CEO张昭:《小时代3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光线传媒20.74+1.316.74%
华谊兄弟23.64+0.733.19%
》和《小时代4》我们怎么拍?我们要不要也往成人世界的价值观上靠一靠?
  张昭毫不犹豫地say no:“不但不要,而且我们还要拍得更加‘小时代’。”因为之所以去做《小时代》系列电影,就是因为它“满足了少女的一切梦想”,其他人的观感不重要。
  “我们的商业模式就是基于大数据的粉丝经济,我们问粉丝:你们对《小时代1》和《小时代2》有什么不满意?没有人提什么价值观、什么结构的完整性,他们只是觉得还不够‘小时代’。那我们就遵从粉丝的意见,去为粉丝制造这个群体更加窄众和精准的需求。”张昭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几乎颠覆了传统电影人的金科玉律,尽管曾加盟上影集团和光线传媒,张昭也曾经是传统时代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如何评价《小时代》不重要,再过20年,我们会如何评价《小时代》呢?在张昭看来,《小时代》开启了新的电影时代,2014年将成为中国电影“网生代”元年。
  “郭敬明不是电影导演而是产品经理”
  截至8月5日,《小时代3》的票房达到5.12亿元,三部《小时代》系列电影一共收获了超过13亿元的票房,超过《画皮》系列、《狄仁杰》系列和《非诚勿扰》系列,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卖座的国产系列电影。“《小时代4》有可能在2015年春节上映,我希望4部《小时代》电影的总票房超过20亿元。”张昭说。
  而借助《小时代》、《敢死队》、《熊出没》、《归来》、《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等电影,成立三年号称是第一家“互联网时代电影公司”的乐视影业已经飞速跻身中国民营电影公司前三,仅次于华谊兄弟和光线影业,而后者也是张昭一手创办的。
  “其实《小时代》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因为我们用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产品经理,就是郭敬明,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导演。这是划时代的,中国电影还没有人有这样的胆子、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做电影。”张昭说。
  郭敬明为什么可以成为第一个电影产品经理,其他导演可以吗?有人问道。 “当然可以,但并非所有的导演都愿意当产品经理。”张昭说,“产品经理需要对结果负责,这个结果不是指票房,而是指用户体验。郭敬明是我所有合作过的导演当中,对用户体验最关心的一个,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变成产品经理,而大多数电影导演只是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进行自我表达。”
  从电影导演到产品经理?这确实让作为艺术家(也包括自认为是艺术家)的传统电影人难以接受,但这一逻辑法则从商业角度却无可厚非、天经地义。如果你不是去满足观众的欲望和需求,那就不要怨念观众不为“你的表达”买单。
  另一种电影产品逻辑
  贴在《小时代》身上的标签除了“90后”最爱,还有大数据电影、互联网电影和粉丝电影。“《小时代》大概2400万的小说读者,电影里所有的明星加起来粉丝超过了1亿,跨粉丝的影响力大概有十几亿。电影不是放完就完了,《小时代》产生了这么多数据,这就是一个金矿,就看你会不会经营。”张昭表示,能够把电影观众变为粉丝,这与互联网模式的运营密不可分。《小时代》的商业模式上就是流量经济变成粉丝经济,把产业基础构建在用户上,而不是内容上。
  这也就不难解释对于《小时代》为什么会有如此极端化的评价与争论。“被大V骂”和“被小女生爱”的背后是对电影产品理解的不同。电影就是把一个念头通过一些方法变成一种感受,而这个念头源于每个创作者的态度。纵观曾经被广泛传播的、票房收入高的电影,无一不是拥有了当时社会的大众态度,在这一点上,崔健的《一无所有》与今天的《小时代》并无分别。
  面对《小时代》,无论是不屑、鄙夷,还是好奇、痴迷,都是一种态度。你可以不认同《小时代》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态度没有价值,不大众化。而张昭和郭敬明所做的就是用大数据挖掘出这种态度并将它变成电影产品,进而创造商业价值。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小时代》中,深谙年轻一代趣味的郭敬明用都市、俊男、名牌、派对、华服……去编织一个“满足少女一切梦想”的世界。而《小时代》的票房也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电影产品逻辑的威力。
【秀场】郭敬明,中国电影的第一个产品经理1

【秀场】郭敬明,中国电影的第一个产品经理1

  “网生代”元年
  《小时代3》、《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后会无期》……几部带有明显互联网基因的电影盘踞了今年的暑期档, “这些电影确实引发了很多电影人的思考,它们打响了‘网生代’电影的第一枪。”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学术活动部主任、独立影评人王旭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电影从此无须再分第几代导演,只分为网生代前和网生代后就可以了。”
  面对互联网,传统电影人既焦虑又兴奋:焦虑的是大厦是否将倾?兴奋的是互联网思维的电影运作模式,似乎可以解决传统电影人最大的痛点之一:互联网时代电影的产业模式可以离开名导演和大明星去创造价值。
  张昭曾说乐视影业的目标是做每一部电影都能实现投资是票房的1/10,而乐视影业到现在为止每一部影片都实现了,单片投资两三千万的《小时代》显然更是超额达到了。
  当男女老少齐上阵跳着“小苹果”时,在过去几乎无法想象这是将大电影与网络短视频打包营销的过程。
  “整个中国电影的互联网产业化需要新的价值观,而不能用传统的电影行业的价值观来看待这场革命,变成一个既得利益者,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要从互联网的价值系统里重新定义电影产业的价值。”张昭说。
  他表示,《小时代4》的营销重点将拓展至三四线城市,因为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三四线城市里的年轻人也开始推崇“小资”生活,追求更多物质的可能。而且春节期间,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会回到家乡,他们也会将《小时代》带回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大数据中国微信

QQ   

版权所有: Discuz! © 2001-2013 大数据.

GMT+8, 2024-11-24 19:59 , Processed in 0.069224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