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125|: 0

我国智慧城市方兴未艾 把握六点可少走弯路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2

回帖

52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8
发表于 2014-10-15 16: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

  信息技术为辅 智慧城市积极发展

  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强动力,并逐渐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融入城市发展的全过程。这种深度融合又直接反映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上即城市建设快速向智慧化方向进展上。可以说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推动下城市建设的必然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体现,体现为信息技术与工业、农业、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融合发展。

  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入融合的过程中,以宽带化、移动化、精细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发展理念迅速在全世界得到积极响应,成为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发展的热点、焦点、突破点,世界各国和一些发达地区都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发达国家已经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刺激经济发展和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美国将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欧洲的智慧城市更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智能经济的形成;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通过建设智慧城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同时,更加关注环境的保护和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化进展迅速,城镇化率也不断提高。虽然我国的发展过程没有充分经历工业化带给社会的种种变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信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的巨大差距不断激起我们建设的热情,激起我们民族奋起直追的干劲。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四化同步”、“宽带中国”、“信息消费”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要求。

  目前我国城市3G网络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光纤入户率快速增长,快带普及率和带宽全面提高,4G网络已在多个城市开始部署和应用。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飞速提升,为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今天智慧城市的内涵又有了新的内容,发展目标又有了新的方向。现在,我国超过300个城市相继提出要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有80%以上的二级城市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这体现了我国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魄力,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城市建设基础薄弱 智慧城市进程有待加强

  虽然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但与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理念、方法与模式、标准与规范等方面相比仍有一段差距。此外,信息服务业满足不了城市日益发展的应用需求;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外,全国大多数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普遍缺乏基本信息技能,全民信息能力亟待提高等,这一切都制约着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

  由于我国城市建设基础比较薄弱,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在城市信息化建设比较薄弱基础上开始全新的智慧城市进程。

  一方面,信息技术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推动力。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中,智慧城市建设也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和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城市服务大众能力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动,信息已经成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自然资源,更需要信息资源。向智能型方向迈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对城市建设来说这即是战略选择也是现实要求。建设智慧城市,只有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融合到城市建设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六点把握 智慧城市建设少走弯路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促进城市的转型、升级、发展,立足城市发展的实际,解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出发,设计好城市规划,并注意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其他规划无缝衔接。应该注意到,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前所未遇的工作,建设过程中各种问题不断侵扰着建设工作,把握好关键点才会使建设过程少走弯路。

  如何才能把握好关键点?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六点:

  一、智慧城市建设是全局性的,长远性的,从全局出发做好顶层设计,才能整合个部门力量,统一思想,使智慧城市建设贴近本城市的发展需要。有些城市的管理者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信息产业部门的事,使智慧建设方案变成可能存在天生的局限性,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全局性形成差距。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做好全面、长远的规划,需要从城市建设的实际出发,依据本城市的发展基础,找到本城市智慧建设、发展的突破口。仅从技术方案角度、从政府一个部门进度看待智慧城市建设,其所能涵盖城市的宽度、广度、深度恐怕是有限的。政府部门需要即看眼前的建设需要,更要看到长远建设要求,即要尊重政府各部门的意见,也要清楚城市百姓对智

  慧城市建设的长远的期望和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一步一步来,闭门造车搞不好智慧城市建设。除了要依靠已有的建设经验内外,还要认真学习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思想新内容,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二、智慧城市建设要回归到城市本身,从城市建设角度看智慧,而不是从智慧角度看城市。有人这样来定义智慧城市:所谓智慧城市就是指把感应器嵌入到城市的各种物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为城市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公共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不可否认,物联网的出现给城市建设确实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而且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传感器、各种网络把真实世界虚拟成了数字世界,使人们可以“坐在屋中观天下”。但是,光有数据的整理和信息技术应用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部,物联网的建立也只是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物理上的建设代替不了科学治理,更何况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是城市建设,而不是信息技术建设。以技术为出发点的城市建设最终可能导致建设结果与实际需求相距甚远,或者建设了先进的系统但与城市发展阶段不相吻合,从而背离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本意。

  三、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统平台,高质量的社会保障设施,较全面的信息收集系统,在智慧城市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基础支撑是信息技术,数据整合、共享是关键,数据采集、安全是保障,数据的存储、使用是根本。没有统一整合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智慧城建设只能是分立的行业智慧孤岛。

  不可否认的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使城市居民享受更好的社会体验和服务,需要那些实实在在的使用者(用商业一点的词叫用户)能够使用,会使用,愿意使用,真正给市民带来实惠。先进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必须和城市发展阶段相适应,和城市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

  四、需要改变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不正确的政绩观。智慧城市建设不是作秀的舞台,要真正解放思想,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政绩观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政府部门自身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外,还需要彻底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考核方面存在的瑕疵。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突飞猛进,组织管理制度的改进能否和新形势下干部选拔考核任用相适应是建设关键。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因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要求不会停止,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是社会发展的永恒目标。

  五、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的整合、协同、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数据资源的建设和整合,要将处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系统、不同数据格式之间海量数据融合和共享,深度挖掘数据资源,充分应用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形成支撑城市智慧决策的数据源。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除了硬件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数据资源建设,没有数据就没有智慧产生的根源,就没有构架在数据整合开发基础上的智慧决策。

  六、信息安全将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难题。海量信息数据的搜集存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须,同时也让信息数据处于安全风险之中。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流将成为城市运转的“血液”。可以说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化硬件是支撑,海量数据是基础,数据的融合、开发是核心,激发城市信息化活力满足城市居民需要和城市发展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没有安全的数据就没有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发展,只有数据安全有保障,才能使智慧城市管理成为可能。

  智慧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与信息化的广泛交叉与深度融合,其涉及面宽、结构复杂,需要城市建设与信息化技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之前,首先要明确建设目的,摒弃仅仅以“高、精、尖”为目标,贪大求全,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两只手”,进行统筹规划,防止无序发展和盲目建设。智慧城市规划设计要依据城市的国家定位、满足城市功能要求,充分体现城市特色,体现出“智慧城市”在经济、人文、地理等环境因素下的差异性。抓住关键点,以点为突破口,带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均衡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大数据中国微信

QQ   

版权所有: Discuz! © 2001-2013 大数据.

GMT+8, 2025-1-10 12:56 , Processed in 0.082669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