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697|: 0

如何做好BI并驾驭之?

[复制链接]

335

主题

-90

回帖

1513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13
发表于 2014-12-18 15: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企业对商业智能的期望及现状------
上次有机会与一位商界前辈交流几个小时,发现决策者越来越多关注BI的作用,越来越注意到数据驱动在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要,但BI到底带来多大价值仍然是未知数,这需要双方多加沟通发掘。初步有一个结论是: BI不能算一种技术,固不合适在IT部门,在市场部门也是一种临时状态,最好是独立部门,服务决策者和各部门精细化运作。
最初BI刚进入企业眼前的时候,认为BI可以做很多厉害的事情,各种智能化。随着时间推移,BI从天上掉到了地下,只是数据集成和报表生成部门。目前企业普遍采用居中的办法,由业务部门提出分析需求,让BI系统统计和分析数据出结果,这样的组合看似合理,却有很多隐患:
1.业务部门各自为阵,难有企业级视角的分析需求,所以业务需求变化反复无常,会做很多无用功;
2.数据部门对业务理解不够深,做出的分析结果可能难以让业务部门对数据有准确洞察和业务解析;
3.难以有企业级分析规划和体系,因为业务部门不太了解所谓的分析规划和体系,而数据部门对业务了解深度不够,也没能力做业务层面的规划和体系。这种情况企业的数据挖掘,只能算“游击战”,想起一个分析做一个分析,来了突发事件又做分析。
目前大多数BI只能发挥不到1/3的作用,所受限制在于业务与数据的反复磨合,还有数据洞察与整合的客观的业务需要代沟,故数据驱动只能停留在数据与业务分开干的阶段。
作为新兴的企业功能团队和部门,BI能起多大作用,与企业对BI的期望,还有BI本身的能力都有一定互相作用的关系。我去年曾比喻BI人最高境界犹如三国时的谋士,能从战略到执行方略都有辅助,BI人需要的不仅仅数据分析能力,业务的基本理解,还需要对商业的清楚认识,才能将BI发挥到极致。我想这是未来BI的方向,但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企业需求的发展。
改变现状,无非有2点,一是企业准备好了接收BI为企业智囊团,而不是仅仅是数据整合和分析平台的技术团队,二是BI需要做好准备,洞悉公司战略,熟悉业务产业链,还熟悉每个业务问题合适的数据分析算法、洞察数据的方法。
--------商业智能定位之根基-------
商业智能实现的根基不是算法,也不是数据分析工具或技术,而是业务分析体系的建立,它是商业智能区别于仅仅是数据分析平台的最主要的表现。
为什么这样说?我这里列举一些场景说明:
1。分析体系是为了更全面透析业务运营,我们在评价一个营销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从市场角度看营销推广,如果区分新老客户区分后,会发现两者差别比较大。而如果供应链准备不充分,将是隐形的拖累营销的重要因素,如果某些服务环节不到位,会对完成交易这个事情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这些恰恰都可以通过数据反映出来。
2。分析体系是为了更客观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案。例如评论一个电商的运营,那得分日常运营和活动运营两类,那么日常运营中,如何判断运营得符合预期,差距在哪里,可以达成并改善么?我们在分析的时候,或者提供需求的业务部门,往往会眼睛盯在一个业务口子,来判断问题,这是很危险的。
例如看营销问题,一定是流量(分新老客户)、转换率、商品关注或收藏、退换货率、商品毛利、客单价客单品类等多个数据来看,而每个数据,都代表业务意义,但要客观判断业务,并给业务建议的话,就没那么简单了。假设只看转换率降低,可能是流量源(包括老客户)出了问题,也可能网站的问题(如果有一些功能变化),还可能是商品吸引力问题(包括价格或商品陈列上)。要客观判断有哪些因素,哪个因素是主要的,则需要对业务数据的洞察。
3。分析体系也是为了更好地跨部门协作。例如以前我举过的例子,如果要发展新品类,到底是从网站定位出发,还是从目标客户群体出发,或者最熟悉的商品品类出发,那么决策者需要客观评价,就得先有综合判断,然后是跨部门协调执行。
可以说,分析体系的建立,就是对业务影响因素提前进行判断,并对分析要素、方法(算法)进行预置,不至于任何分析会产生主观、不符合实际的分析。同时随着业务变化和发展,分析体系也会继续发展和延续,它是标准的商业结合IT的优质混合体,固单纯在IT,或者单纯在业务部门下面,都难以发挥BI至极致的重要原因。
-------商业智能与业务的合作------
就如我们看到的,无论哪家公司,大小、中外,决策层肯定优先看财务指标状况,公司运营业务简单的话,不需要太多的分析,也许决策层已经发现问题所在。如果是复杂的业务,多重产业链集中的方式,那就需要有合适的合作模式,才能让BI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合作方式分为为决策管理者服务,还有为业务精确运营服务两种模式。在于决策者的合作中,决策者主要看KPI,以及KPI的相关说明,让决策者看出客观反映的业务状况。那么与决策者合作中,BI的角色就是KPI展示+数据挖掘与分析定位业务状况的原因和因素+数据洞察解析形成报告,决策者只关注KPI是否是他们想要的,剩下的由BI或者BI与执行层面业务一起完成。
与运营操作的方式,是为了提供准确的参数数据、规则引擎、基础信息详细分类信息(如客户细分、多对多单据优先级计算等)。这种合作,建议业务部门提供精细化运营目标,然后与BI团队一起制定相应的规则。
--------总结--------
了解清楚BI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首先要了解他们的目标,BI能做什么可以让BI用户达到甚至超过预期。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哪些是BI用户想要,但不能做或做不好的事情,也是BI的职责,需要做好的那部分。BI要作为智囊团,还得将数据与业务价值链的关系运用到极致,才能得到足够的机会参与,否则BI摆脱不了成为数据支持部门、数据开发展现部门的命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大数据中国微信

QQ   

版权所有: Discuz! © 2001-2013 大数据.

GMT+8, 2024-11-15 10:14 , Processed in 0.075378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