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应对比非典还可怕的雾霾 时代的进步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近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腾飞发展,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对于人们来说,最为直观感受的无疑就是大气污染了,频频爆发的雾霾,已经严重对人体健康造成了破坏。 根据财新《新世纪》周刊报道,早在2007年,世界银行和当时的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形成的结论之一是:以PM10为指标衡量的空气污染,每年在中国导致35万至40万人“早死”。在这种形式下,大力治理空气污染,全面治霾已经达成共识。 霾究竟从哪来呢? 霾主要由细颗粒物PM2.5造成,其来源复杂,既有直接排放,也有二次转化。中科院科研人员目前确认,我国大气污染由煤烟型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以及其他污染相叠加构成,工业排放、居民面源和交通源三方面的控制是关键。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工业和燃煤排放的年均值占PM2.5来源比例为1/3以上,扮演了非常关键的“催化”作用。 中科院科学家表示,一些污染源比如汽油车,虽然尾气的颗粒物浓度不高,但在大气中反应后产生大量二次颗粒物,成为城市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表明,在我国中东部地区二次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率常高达60%,在成霾时,二次颗粒物所占比例往往更高。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重点区域污染物浓度持续改善。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为7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7.8%。长三角区域PM2.5浓度为4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3.2%;珠三角区域PM2.5浓度为32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5.9%。那为何市民却没有明显感受到大气改善呢?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在很多大气污染事件中颗粒物浓度降低还远未达到能见度显著改善的拐点。 那霾究竟如何治呢? “治理雾霾需要通过网格化监测系统对环境情况进行科学监测、分析和判断,形成系统的环境治理解决方案,最终实现精细化、精准化管控。”环保专家表示。 据了解,网格化监控系统是在现有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的基础上,大量安装成本较低的微型化监测仪器,构建覆盖范围更广、响应时间更短的监控系统。通过对区域内主要固定污染源、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农村面源无组织排放源的监测进行高密度布设、重点监控,将收集到的信息经过大 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分析、整理,并绘制出一张污染云图,根据云图可以准确追溯污染源,了解污染扩散趋势以及污染物成因,为精准治霾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大气网格化监测技术已经在全国进行广泛推广。系统上传的数据是海量的、宝贵的,如何将这些数据更有效的利用,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规范监测、统一管理、数据共享、测管协同、预测预警和综合应用成为了一大难点。作为鄂尔多斯大数据中心、国际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的承建单位,罗克佳华拥有强大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在2013年北京通州区首次投入使用,就使通州区成功甩掉了两项倒数第一的局面。该系统目前还在在北京房山、聊城、上海等多地投入使用,实现了由传统“点对点”(执法人员对具体排污单位)环境监管模式向“点对面”(执法人员掌握所有点位的污染状况)模式的转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环境监管提供了定量的数据支持。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681.tmp.jp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682.tmp.jpg 居民又该如何应对重污染天气? 首先,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肺疾病的易感人群,重污染天气应尽量留在室内,保持门窗紧闭。确需外出应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活动的时间或强度。 第二,避免吸烟、烹调等室内来源的颗粒物污染,居室清扫宜采用湿式清扫法。重污染天气结束后,要及时开窗通风。 第三,科学合理地佩戴口罩。保持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使用时间不能过长,避免形成二次污染。特殊人群(如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佩戴口罩时,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第四,科学合理地使用空气净化器。建议与国家环保工程技术中心承建单位罗克佳华所研发的“佳空气”配合使用,可以时刻提醒室内空气质量,当污染超标时,智能联控开启空气净化器;当污染空气减少后,提醒及时关闭,以保证室内空气时刻保持在最佳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