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沙暴黄”,“一带一路蓝”请你留下来! 还记得前段时间被刷爆朋友圈的“北京沙尘暴”嘛?漫天的黄沙和肆意的大风让整个帝都陷入了一片“黄色”的世界,也让“沙暴黄”成为大家口中一时热议的话题。 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北京局地PM10甚至破2千。帝都化身“沙漠之城”,被一片看不见前路的“沙暴黄”吞没……
而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不过短短几天,蓝天白云碧水乍现!“一带一路蓝”代替了“沙暴黄”。 5月14日,北京全市空气质量达一级优水平,PM2.5浓度在10微克/立方米上下。北京在万里晴空映衬下,五彩斑斓的城市景观尽显首都迷人风貌。美城和美景,真是让人赏心悦目,心生自豪!这样的美景,被人们的频繁发至朋友圈,让蓝天又火了一把。
为什么京城这几日的天空舍弃了“沙暴黄”?这和“史上最大的督察”以及“蒙古气旋天气系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蒙古气旋天气系统带来了频繁的大风天气,随着大风减弱,“一带一路蓝”也随之出现。另一方面,范围广、时间长、力度大的中国最大规模环保督察行动已历时1年,问责1278人,“史上最大的督察”迅速出击,对污染状况好转也起到了一定重要作用。 说到底,人们在朋友圈刷屏蓝天,实际上也是表达希望“一带一路蓝”就那么一直蓝下去的美好愿望。为了满足民众的美好愿望,国家及北京各区环保局都为此做出了努力。在今年3 月15日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态,国家将设立专项基金,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将雾霾形成的机理完全搞透,让蓝天在未来不会成为奢侈品;北京各地环保局也开启了紧锣密鼓的行动,其中通州区、房山区的环保局高瞻远瞩,为各辖区建立起集监测、预警、指挥、执法于一体的环保监管体系 ,在国家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罗克佳华的协助下,利用网格化系统形成的“天罗地网”,实时监控PM2.5 、PM10等污染物质,以每3分钟一次的频率将数据上传平台。当出现异常数据时,能快速分析污染物的种类、时间及地点,追本溯源,并开启视屏监控拍摄,确定污染事件,再由平台将异常数据传至网格员手上,极大的提高了出警率。平台将实时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推出空前的49种报表,专业科学家团队依据大数据分析,为瞎区的污染治理提出合理、明确的改善建议,让“一带一路蓝”更长久的留下来。 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在各方的努力下,蓝天不会成为奢侈品,“一带一路蓝”会听从人们的呼唤,长久的留下来。
|